当前位置: >>> 首页 >>> 解除心灵的枷锁
解除心灵的枷锁
来源:昕明健康中心 作者:健康爱好 发布日期:2023-03-19 点击次数:519

解除心灵的枷锁

佛学的核心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修行,就是去掉心中的妄念,减少和去除各种贪婪和欲望,让心灵轻轻松松,空空净净。处在明净的世界里,才能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成佛了,就是到达一种“空”的境界,上升为心理超脱、无心理障碍的大智者大觉者。

这种“空”实际是修行中较高的境界——佛家的涅槃层次,从心理学角度讲,我们可以理解为超越了常人的心理,以豁达大度、开放的态度看待人生,以淡泊、宁静达到身心和谐统一。

人的烦恼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悲欢离合与人同在,这恐怕是人心迹的宿命。如果不从心理上下功夫 ,用外物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恐怕是缘木求鱼,舍本求末,阴阳倒置。

尽管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得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然而高科技的生活方式不仅没有改变我们生活中的烦恼(当然我们没有半点蔑视高科技对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反而愈演愈烈,长久以来人们始终无法摆脱精神疾病的困扰。

特别是在这个由机器和信息主宰的世纪,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心灵的异化问题日益突出,不但严重的心理疾病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使普通大众也常常感受到失眠、焦虑、抑郁,迷惑的困扰。在这个纷繁复杂又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要保持一颗宁静安详的心,似乎成为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对于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理论流派进行了阐述。古典精神分析学派把无意识的心理冲突看作是神经症的根本原因,由于神经症病人的自我不够强健有力,因而无法正常有效地调节自我、超越自我,化解外界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从而表现出各种心理症状。

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荣格认为,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着和人的情感、记忆、思维等相关联的各种情结,这些情结与自我分离导致个体表现出各种心理疾病的症状。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则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即“社会兴趣”。如果一个人无法认识到自己具有这种潜能,就很可能成为精神病患者或者更糟糕的人。

而自我心理学的杰出代表艾里克森则认为,自我的同一性对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人物霍妮分析了社会文化对神经症的影响,她认为神经症病人由于其特殊经历,过分强烈地体验到竞争、成功与友爱谦卑的矛盾、需要与需要满足过程中受到的挫折之间的矛盾、个人自由与实际受到的限制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最终导致神经症的产生。此外,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们大多认为是不合理的信念困扰人的心理。这些问题似乎是心理障碍存在的必然规律,但实际上心灵是主宰自己的主人,通过自我调节,完全可以去掉心灵枷锁,自由在天地间飞翔。

再来看看佛学如何解释人心的烦恼,“烦”是“扰”的意思,“恼”是“乱”的意思。烦恼就是烦扰恼乱众生身心,使之迷惑、苦恼、不得清静。怎样解除心灵的枷锁?实际上只要破除了“我执”,就解决了烦恼。

“我执”是佛学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人类内心都有一种主观的潜在期望,即“世上每件事情都能符合我们的心意”。佛学认为充斥人生的这些烦恼、痛苦都是由于“我执”产生欲望,人的各种行为又围绕着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进行。

当个体执著于自我时,就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并且带来负面的情绪。用佛学的说法“我执”即会导致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烦恼。

“贪”是指对于名、利、财过分地追求;“嗔”是指对违背自己心意的人或事因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痴”是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如果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表述,“痴”可以被理解为不合理的信念;慢,傲慢,或者理解为懒惰的思想;疑,疑神疑鬼,多愁善感,生疑惑之心;恶见,即恶心恶念恶行,佛学认为人生充满这些烦恼、痛苦都源于“执我”,即自我执著,庸人自扰。

如此看来,现代心理学和佛学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人的情绪、人的认知、人的行为来讨论人的心理健康的。最大的不同是,两者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佛学主张放下执著心性坦然,要求解放自我为中心的束缚,把自己完全置身在一个没有饮恨、痛苦、烦恼的境界,净其心宁其神,要求把所有的妄念以及不该贪求的东西全部忘却放下,追求一种本真自然。

如果能够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拥有与世无争的心性,行好事做善事的心态,同时放下各种执著和功名利禄,拥有了这样宽广的胸怀就能自动矫正不良心理,从而获得健康。




养生导师

最新发表